從“聚集”到“聚變”的啟示 | ||||
發布時間:2006/12/11 瀏覽次數:2668 次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佚名 | ||||
從“搖籃計劃”到“鉆石計劃” 不久前,清華科技園正式啟動了“鉆石計劃”,將用5年的時間培養出3-5家具有世界級一流技術和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鉆石企業”。 就在同一天,“2006·清華科技園自主創新成果展”在北京清華科技園內拉開帷幕。園區內30余家企業展出了70余項創新技術,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乃至世界空白,其中40余項技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例如:凌訊科技的新一代無線寬帶數字通訊解調芯片及其解決方案,為我國制定數字電視傳輸標準作出了重要貢獻;海蘭信公司的自主研發產品——船載航行數據記錄儀(俗稱船用“黑匣子”),填補了我國船用電子設備的空白;展訊公司完全自主開發的亞洲首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SM/GPRS手機核心芯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目前,清華科技園不僅吸引了眾多國際化企業的研發中心,而且聚集了近200家創新創業企業,其中,相當數量的企業擁有完全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這些具有相當發展潛力的企業正是“鉆石計劃”充足的后備力量。 從碳元素到金剛石,再從金剛石到鉆石,一顆鉆石的形成需要極為苛刻的成礦條件和復雜的琢磨。12年來,作為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國家唯一的A類大學科技園,清華科技園依托清華大學,為創新企業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創新服務體系,包括商務物業、人力資源、資本技術、企業支持等多方面的保障,成為科技園區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催化劑”,也成長為“鉆石計劃”的“推進器”。 打造鉆石并非一日之功。在此之前,清華科技園聯合德勤、諾基亞和AAMA中國分會,共同推出了“未來科技商業領袖搖籃計劃”。“搖籃計劃”是通過導師一對一輔導年輕創業者的方式,在5年時間里,輔導100名年輕創業者,從中培養出中國未來的科技和商業領袖。 從“搖籃”到“鉆石”,從培養具有出色商業能力的創業領導者到培養具有完全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流上市公司,清華科技園12年的成就,濃縮于這一從青澀到成熟的變化之中。同時,清華科技園的成長也是國家大學科技園18年發展歷程的縮影。 從“聚集”到“聚變” 中國的企業缺什么?答案是核心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的任務即是產生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如果把各個產業結構比作金字塔,那么大學科技園就是制造塔尖的機器。然而,如何實現這樣的目標,卻是擺在50個國家大學科技園面前的難題。 在2006年1月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五個“充分發揮”: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國家科研機構的骨干和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國家大學科技園正是聚集政府、市場、企業、國家研發機構和大學這些自主創新要素的平臺,能夠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大學科技園也在努力探索培育潛力企業和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創新之路。 清華科技園主任梅萌把大學科技園的發展之路總結為4個階段,即聚集、聚焦、聚合和聚變。從聚集到聚變,已成為國家大學科技園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全國,清華科技園率先形成了技術研發機構集群、企業孵化器集群、中介和配套服務機構集群。清華科技園現已進駐企業和各類機構近400家。其中,有Google、SUN、NEC等世界500強企業的研發機構,有網絡、光盤等國家工程中心等國家科研機構,有搜狐、Broadcom等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有“數碼視訊”、“慧點科技”等有發展核心技術潛力的自主創新企業,其中一些已經孵化成功。同時,服務機構集群也已形成,清華大學科技開發部、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成果轉化機構,以及銀行、會計所、律師所、人力資源中心等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各種資源正在向大學科技園聚焦。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將把技術資源、條件裝備資源以及成果資源等聚焦到以其為依托的大學科技園。政府則以資金、項目、政策扶持的方式將資源向大學科技園聚焦。今年1月份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召開后,中央政府出臺了鼓勵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新政策。對大學科技園而言,這是獲得新的政府資源聚焦的有利條件。人才聚焦也在近些年呈現上升趨勢。例如,清華科技園所依托的清華大學有豐富的校友資源,僅在美國硅谷就有4000多名校友,這些校友回國創業帶來了很多焦點。 資本聚焦是大學科技園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清華科技園區的北京數碼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鄭海濤坦言,資金瓶頸是創業企業面臨的很大難題,該公司第一筆融資即來自于科技園孵化器。現在,風險投資和納斯達克等資本市場已經向清華科技園聚焦,為園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 聚合體現在“合”字上,關鍵是形成企業與各方的良性互動。清華科技園的一個獨特優勢就在于企業和大學間的互動很強,企業的技術需求提升了大學的科研創新能力,大學又為企業提供了唾手可得的豐富的科研資源。企業間的互動也是聚合的重要方面,互動才能產生合力,大學科技園的發展才能步入良性軌道。 有了聚集、聚焦和聚合,聚變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這是目前大學科技園的目標。 然而,成功地從聚集走向聚變并非易事。正如梅萌主任所說:“聚集是物理變化,聚焦是化學變化,我們不能光把紙揉成紙團,還要點著它,這樣才有化學變化,而要點著紙團就需要聚合。老實說,與美國硅谷相比我們在聚合方面還差得很遠! 雙贏推動大學科技園特色發展 依托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興辦大學科技園,是其有別于社會上其他科技園最突出的地方。對大學而言,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路子是由國情所決定的。在目前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絕大多數企業缺乏技術創新能力,這給大學創造了非常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國家對一流大學的投入有限,大學要在短時間內躋身于世界一流大學之林,只能通過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獲得更多社會支持。對企業而言,利用大學在人才、科研方面的資源,以及大學科技園較為完善的配套服務體系,能夠縮短成長時間,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因此,大學科技園既對我國建設高水平大學和科技成果轉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又能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但是,由于大學科技園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許多問題。大學科技園的發展并不平衡,2003年由科技部和教育部組織的評估結果顯示,建設比較快的大學科技園約占30%,建設比較慢的占20%,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同時,部分高校對大學科技園建設的認識還有待提高,有些仍存在功能定位模糊、融資渠道不暢、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 盡管如此,大學科技園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以及解決就業等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學科技園已經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黨中央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在新的形勢下,以清華科技園為代表的大學科技園,正在探索創新發展之路,從“搖籃”到“鉆石”,正是我國大學科技園追求的新發展目標。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