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依托科技優勢 加速經濟轉型 | ||||
發布時間:2011/1/10 瀏覽次數:2496 次 來源:藍溪控股 作者: | ||||
歲末年初,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董事長龍興元格外忙碌,十幾天的時間里他馬不停蹄地走訪了省內外數家科研院所和高校。作為我國數控高效復雜型面磨削機床領域的領軍企業,秦川機床正加緊謀劃組建一家融產學研于一體的機械工業復雜型面研究中心。 加速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以科技創新推進經濟轉型是科教大省陜西面向“十二五”的重大戰略部署。剛剛結束的陜西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以建設西安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為抓手,把科技進步與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起來,扎實構建以科技創新為主動力的現代特色優勢產業體系。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十一五”以來陜西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從2006年開始,陜西省啟動實施了“13115”科技創新工程,每年投入資金1.5億元,在10個重點領域,組織30個重大科技專項,攻克一批關鍵技術,開發一批名牌產品在重點行業和企業支持建設100個產學研結合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升重點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重點扶持100個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加速科技產業跨越發展,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支持建好50個科技產業園區,充分發揮科技產業園區產業集聚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 這些舉措對陜西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國家級西安高新區、寶雞高新區等創新型科技企業聚集區域以及陜西重型汽車集團、中國西電集團等一批國有重大工業項目均呈現出逆勢增長的喜人局面。 前不久,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宣布控股北京石油化工設計院,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成為延長集團在省外的第一家研發中心。延長石油集團負責人表示,此舉標志著以資源采掘為主業的延長集團通過統籌行業科技資源推進企業加速向能源化工業轉型工作的全面啟動。 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發中心體系建設是陜西依托科技優勢加速經濟轉型的重大舉措。陜西省提出,“十二五”期間,省級科技經費主要投向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規模以上大中型企業確保銷售收入的3%以上用于研發和建立技術中心。 與傳統研發機構不同的是,新建設的研發平臺體系從體制上突出企業的主體作用,以資本和產權紐帶強化官、產、學、研深度對接融合。 作為省級重大新技術研發平臺,陜西省相繼成立了7大工業技術研究院。這些工研院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發揮集成創新平臺的資源整合優勢,組織實施了一批核心技術項目。最新成立的循環經濟工程技術院是由陜西省發改委牽頭,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聯合省內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共同組建的股份制科技企業。目前該院研發的高爐礦渣水泥生產技術已經推廣到數十家大型鋼鐵企業,年消化礦渣1200萬噸。 截至2010年底,陜西省7所工業技術研究院依據不同形式、方式、性質共搭建起各類技術平臺、工程中心25家,信息服務平臺6個,建立區域分支專業服務機構近10家,覆蓋了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高新農業、環保節能等重點領域,催生科技成果創新轉化項目80多項。 記者采訪期間獲悉, 在科技推動下,陜西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成果、新技術不斷涌現。西安飛機制造集團公司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大中型民用飛機機翼整體壁板制造技術”,攻克了大型超臨界機翼整體壁板數控噴丸成形工藝設計技術、大型機翼整體壁板高效加工及變形控制技術和大型機翼整體壁板自動鉆鉚技術和電磁鉚接技術,填補了我國航空制造技術的多項空白。中國西電集團“十一五”期間,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000kv交流輸變電工程大型套管工藝技術的研究、±800kv直流工程套管和大型套管工藝技術研究等。 在“十一五”科技研發取得重大進展的前提下,陜西省提出,要加快建設省級科技資源中心,大力發展技術創新聯盟和科技中介服務,促進裝備、技術等科技要素開放流動共享。陜西科技創新能力將更上一層樓。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