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時評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的重大意義何在 | ||||
發布時間:2011/3/9 瀏覽次數:2274 次 來源:藍溪控股 作者: | ||||
政府工作報告中,“十二五”時期經濟增長年均7%的目標,引人注目。同樣引起廣泛討論的,還有一個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超過7%。“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兩個7%,彰顯政府決心,可謂意味深長。 經濟發展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各種經濟指標的完美,而是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創造持續、充裕的物資財富,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可以說,讓人受益,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旨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收入增長必須與經濟增長同步。只有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經濟發展才有意義,而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在內的種種經濟指標,也才是“人性化”、“合理化”的指標。 從我們國家現實發展需求來說,經濟增長和收入增長同步,同樣重要。可以說,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幾個突出矛盾,都與收入增長慢于經濟增長有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過大。 實際上,以現有收入為基礎進行分配調節,在當前情況下有一定困難。分配問題的突破口,應存在于“增量變革”中。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讓居民收入的增加量,更多地傾斜于低收入群體,是改變收入分配結構更現實的路徑選擇。只有收入水平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才能為解決收入分配差距提供更大的空間,有效改變不合理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 同時,居民收入增長,也才能不斷刺激和擴大消費。按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估算,2010年全國人民一年所得約為16萬億元,而去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5.7萬億元,比重已超過95%。要進一步擴大內需,只有通過不斷增長居民收入。而內需擴大對經濟增長的意義,已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也才能更好地形成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去年以來,“橄欖型社會”成為熱詞。我們應該朝著這種“中間大、兩頭小”的社會格局努力,已經成為共識。而增加中等收入者、減少貧困人口,讓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也是關鍵。否則,經濟增長帶來的物質財富,會繼續往金字塔塔尖集中,造成社會結構的進一步失衡。 所以,收入與經濟的同步發展,已經不僅僅是短期的民生考量,更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為長期的發展打下基礎、帶來活力。可以說,讓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結果,也是其手段。 無論是提高個稅起征點,還是不斷擴大就業;無論是保持物價水平穩定,還是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都能給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增長。“十二五”時期,一個基本的目標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不僅是經濟的穩步增長,更是居民生活的持續改善,才是“小康”的要旨,也才是“基礎”的本義。 |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