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球金融變革 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 | ||||
發布時間:2011/11/16 瀏覽次數:2601 次 來源:藍溪控股 作者: | ||||
在世界經濟面臨全新變革,重建全球金融新框架和制定新規則成為各國共識之際,國際金融論壇(IFF)2011年全球年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為“全球金融新框架:變革與影響”。與會嘉賓表示,在全球金融框架迫切需要變革的背景下,國際金融論壇2011年全球年會的舉辦,將為世界經濟和金融的未來提供前瞻性思考和聲音。 開幕式上,對于國際金融論壇2011年全球年會如期舉行的重大意義,國際金融論壇主席、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在開幕致辭中指出,當前世界正面臨新的變革,重建全球金融框架和制定新的金融規則十分必要。新的全球框架、全球規則、全球均衡和全球治理,需要我們重新進行戰略對話與思考。國際金融論壇2011年全球年會,將通過高層對話,進一步探討全球新規則的變革與影響,為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提供思考和建議。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仍然存在,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一些國家主權債務風險增大,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通脹壓力。通過金融促進經濟復蘇,已成為全球的廣泛共識,也是中國各地區的共同責任。本屆論壇以“全球金融新框架:變革與影響”為主題,前瞻性地探討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及全球金融變革的可能途徑,這將對促進國際金融復蘇大有意義。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電視致辭中說,此次會議在國際動蕩形勢下召開,我們還面臨著全球經濟不穩定,市場跌宕起伏,全球失衡和不公平現象日益加劇,失業率日益提高等問題。我想重點強調四個可以進行改革的地方,希望能夠幫助世界經濟回到正常軌道上:首先,整個聯合國系統內部將會達成更多的協調合作以及一致,這包括針對經濟與社會的建議。第二,聯合國與G20成員國之間簽訂許多一致的條約,以保證他們各自的發展目標和交流間的互補性。第三,發展中國家需要更強大的話語權,并盡快建立新的全球框架和新規則。第四,區域性組織協調關系將發展更好,并被列入到全球經濟管理框架下,聯合國區域委員會將擔任重要的角色。加快經濟發展、加強環境保護與維持社會平等都在議事日程內,這三項工作都需要各層級的良好的制度保障,希望與會嘉賓的深思熟慮會對此作出很大貢獻。 “當前國際形勢下,金融不再只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成為一個國際性話題。金融全球化需要我們把更多的觀念、思想調和在一起。不僅僅是在金融監管,還要在金融框架、會計、審計、評級以及諸多方面展開思考,這也是本屆論壇需要挑戰的地方。”國際金融論壇共同主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保羅·沃爾克在論壇開幕致辭中對論壇需要關注的議題表達了看法。 國際金融論壇主席團成員、新西蘭前總理詹尼·希普莉則對論壇可能啟發和帶來的實質性變革寄予厚望。她表示,世界上眾多國家都期盼著我們一起協作,什么樣的方案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以及誰是解決問題的執行者,我們需要明確的聲音。基于國際金融論壇已經建立了極高的聲譽,它把最適合的人們在最適合的時間聚集到一起,共同尋求改變未來的途徑。各方應攜手合作,參與制定全球的戰略,共享寶貴的智慧和經驗,并在本次論壇結束后,切實采取有效的行動,作出實質性的變革。 在談到如何進一步擺脫危機、促進全球經濟復蘇時,國際金融論壇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韓國前總理、第5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韓升洙表示,此次年會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背景下召開的,年會提供了從亞洲的角度分享對國際金融危機尤其是歐債危機看法的機會。韓升洙進一步表示,歐洲應該學習亞洲金融風暴的解決經驗。歐債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滯漲,而亞洲金融市場目前仍處于發展中,要進一步強化制造業,建立相應機制,解決社會發展不平衡,以保持其繼續發展。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副秘書長包潤石表示,他希望OECD能夠推進全球公司治理結構的進展,改善全球金融新的監管規則。OECD的各個國家也應共同攜手,促進相關措施的落實,包括金融體制的創新以及其他治理結構的重建。 |
||||
![]() ![]() |
||||
|
||||